由于国内音乐流媒体软件众所周知的版权争执、神秘的vip专属下载格式和无授权上传问题,听歌这事也变得麻烦起来….spotify或者apple music之类的流媒体应用也有着许多它们的问题(地区限制之类的),为了能更便捷地收听想要的音乐自动跟国际接轨已是必不可少的操作了。目前听歌大概就常用这么些东西,找资料也好溯源也好。
Bandcamp

Bandcamp是经典的独立音乐人常用发行网站,专辑大部分都能全专试听,除了可下载的本地文件外也可以买得到实体专辑和周边(可惜的是从2024年6月还是7月开始Bandcamp把国内银联卡支付Ban了,不管你想用啥来买曲子现在都只能用信用卡支付了哈哈但是这玩意申不下来啊💀自此网站被墙之后的全新 #Banned笑话)。通过订阅自己喜欢的风格分类还可以随时找到符合自己口味的专辑/厂牌/制作人(但还是感觉它推送天天鬼打墙),偶尔在上面挖挖曲子也是可以的。
↑2025.1.5: 不过之前看到有人做了一个名为Bandcamp Explorer的网站也可以根据这地方的特定专辑或曲目来给你推荐类似的东西,没怎么试过总之也在这里放一下
SoundCloud

SoundCloud也是独立音乐人的温床,不过偏向单曲发布形式。有时一些音乐人会在这里先发布一些他们的demo/专辑试听或者DJ Mix之类的(也有人盗传东西,乐)。因此在搜索音乐的时候也是有很大可能会遇到些良莠不齐的东西的……不过它依然是各类音乐人都会选择去使用的一个主流音乐发布(与托管)平台,如果遇上了喜欢的制作人也请别忘了查看一下他们的soundcloud页面。
Discogs

Discogs是非常知名的音乐信息记录平台,也用于音乐专辑唱片的买卖。由于其数据库的全面性,比较硬核的寻曲子方式也可以是通过这里的风格年份细分tag来筛,或者是从专辑页面底下的推荐列表来寻得新邂逅。不过大部分时间下更多人大概都只是在这边查制作人厂牌专辑曲子信息。作为用户可以将自己已经拥有的各类专辑唱片加入自己的收藏以供展示,还可以拉入列表作记录/推荐/标记用途等。不过数据库的全面是离不开专人的维护的,向各种持续编辑添加条目的人致敬。如果有条件的话也可以试着去自行维护一下条目…
(2025.1.5: 不过心情仍然是什么时候能有一份面向中文用户的此网站使用教程出现,来自花了几年才意识到这东西部分功能性的人)
Tips: 因为一些国内音乐平台购买的版权库的关系,你在诸如某易云音乐上有时是可以同步搜索到各种新旧发布曲子专辑的,就比如某些已经在spotify或者其他地方上发布过了的曲子就是有可能搜到的(好像还可以买单曲,但是听说网易云有个自己的特殊音频文件格式很多人都在折腾这东西的解码,先不提这花的钱能不能进到音乐人手里,这买完后最后下下来的会不会是这个东西啊我没买过,,),所以只是为了方便的话这些东西有时就是得同步轮换着用才能稍微让听歌体验好一些些,毕竟也不是所有人都是All本地文件派……还挺微妙的?!
(不过用户自传资源的这个性质好像更微妙,虽然确实能方便人听和传播但是有些东西吧出现在这个“大公司运营流媒体音乐软件”上并和此软件方挂上钩好像还是有点不对劲…发在里面的能自传音频的电台区域都比真传进曲库好些)
Soulseek

如果光线上听不行还是有需要载到本地的需求,或者需要找一些更为小众的东西的话,可以去Soulseek碰碰运气看看能不能捞到正好有资源的在线幸运网友。这是个古早bt时代就已经存在了的乐曲分享软件,具体教程可以查看这篇文章。不过也如文中所说,如果寻找一些比较亚洲方向的东西可能会找不到人分享。由于是比较历史悠久的软件了,界面也比较古老且没有移动端。这种分享时代下的产物追求互惠,在下别人的东西的时候也记得把自己有的什么资源也挂出来,也多打开软件挂挂机。
现在要用的话比较推荐这个名为Nicotine+的开源客户端,会有中文界面,大概可以更好理解此软件功能和社区生态。

Dizzylab

最后私心放一下Dizzylab。这是国内的一个同人音乐发布平台,界面形式和运转逻辑基本仿造了Bandcamp。因为是同人音乐所以其实有很多都是基于某个现有作品系列的同人创作,但实际上也有很多原创同人音乐作品(毕竟,同人的基本概念依然是一群有着共同爱好的人一起进行的创作)。个人希望这些优秀的作品也能被更多人所发现,且今后能够在这上面看到更多人的创作。
小结
最后发现因为自己听的东西基本都是比较边缘的,同人音乐啊古早电子舞曲啊这种的东西所以要用更硬核的方式来听歌找歌的频率就非常之高,跟流行pop音乐基本没啥接触了。。
但结果还是会因为懒得开梯子和懒得往手机传文件,大部分时候图顺手还是会投靠网易云音乐)
突然想发散到一个这样的话题,之前看过一个视频【中文字幕】音乐的歌单化 - Venus Theory【桃罐字幕组】讲述了一些音乐同质化和曲作家在如此环境中妥协而选择的营销模式之类的问题。毫无主动性的听众只会被动接收“每日推荐”中集成的东西,优秀的音乐得不到曝光就因此被埋没,种种迹象已然预示着那些认真投入的音乐创作者在当下愈渐困难的生存空间。短视频和快节奏生活也加重了音乐从一种抒发情感的艺术形式逐渐化为一种背景板的迹象。在这种趋势中我们能做什么?做得了什么?或许就应该先从培养需求和主动性开始。收听歌单中保存的音乐,同样就可以顺着音乐本身寻到所发布于的专辑,以及背后的制作人和其余相关联到的各种东西。以此重复积累下去,独属于你自己的喜好流就已形成。
学会筛选仍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命题。(很谜的故作深沉发言
*2024.6.8 觉得原本文章写得太像神秘小编体推荐文把主题改了,内容还是这样没差。。
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