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ning:负面情绪*
虽然平时仍然会不自觉随着各种各样的话题多想了很多会达到主流轻博客字数上限的东西,但我还是只能认为这些是随想。即便只是这样,花费在组织流畅文本上的时间仍然一直以来都可能要比多数者多出三倍。
需要引用大量见过的事物寻找共性,在回应一个人的想法时很多时候也仍需要观察幕前幕后可能拥有的各种东西(仍是被主流环境驯化出的这种结果,不观察带来的结果在这个身体拥有的各种条件下只会变得更坏,此事在人生历史中亦有记载)并筛选相应回应,然后就迷失在了寻找那些相应事物的路上走到天昏地暗才能找到一个最初阶段的路标。
即便是去年费很大力气砌出来的那篇东西,也某种意义上仍是在对着现有信息排列组合,不过这种信息砖块比存在于脑子里的这些游丝是更加可视化的,我起码还能亲自上手给这些捡到的东西加上引导线。但脑子里的这些呢?虽然看似都记在这里,但还是多了一道转换成实在的拼接建材的工序,而在这个转换过程里,所有东西不是大量小碎块就是信息量更大的场景化的压缩物,不断寻找可以接起来的部分对我来说实在还是太累了。这些完全无法在脑子里一口气就完全转换成一致的东西,翻了这个柜子那个抽屉翻出来的全都不是一种东西,然后我就要把这些没几个能合上拼接口的东西全拿来强行来搭出某个积木小城堡,最后大把时间都花在了重新把各种东西熔了重新打拼接口上(所以以往写纸笔作文80%时间除了不停改错别字就是在调换词汇句子甚至自然段顺序)。但想到这里这种找不到某种标准的体验好像也又和其余存活体验和受困到现在的社交问题也是同一个模子下的,于是今日神经非典型发育幽默计数槽轻轻加一。
读取与转换的过程太慢了,建模的过程也太慢了,似乎像是现在才意识到创造东西在我这里是一件极度让人痛苦的事情一样,但与这些捏出来的东西距离拉远了后这些过程可能就会渐渐模糊掉,但在下一个创造过程中所有同样的感觉又会一口气回到同一具身体上,但是身体却无法选择干脆就这么罢工,仍然还在强制驱动各种想要把相应的输出内容全数吐出……
面对更多真的精力充沛可以长时间创作和反馈更多东西的人我一直都不知道我能投去什么样的感情…
目录
-